
插足年末,券商纷纷发布研报对来岁经济局势及股票走势进行推敲。近日,包括海通证券、光大证券等多家券商发布2025年年度宏不雅、策略推敲论述。
推敲2025年,券商广大合计,战略暖风有望抓续,中国经济仍有较大增长后劲,A股有望延续上行趋势。成就干线上,券商广大看好科技成长及红利钞票,此外并购、市值解决等主题标的也东说念主气较高。
来岁战略暖风有望抓续
关于来岁的宏不雅局势,券商首席经济学家广大合计,中国中恒久经济仍有很大后劲,战略暖风有望抓续,看好黄金及权利钞票的结构性契机等。
海通证券宏不雅首席分析师梁中华于11月17日发布2025年宏不雅推敲论述《自胜者强》。梁中华指出,推敲2025年,宏不雅环境复杂多变,尤其是外部不细则身分或仍较大。濒临压力,推敲国内战略会不竭矢志不移,积极发力。推敲2025年我国GDP增长经营有望定在5%摆布。我国中恒久经济有很大后劲,但短期需要提振需求。
在钞票成就方面,梁中华合计,特朗普战略一朝落地,好意思债利率或有进一步上行压力,好意思股波动也可能加大。从相对经济变化看,好意思元指数或仍然偏强,欧元、日元等货币或偏弱。大师百年变局不竭演绎,中恒久关爱黄金和类货币钞票。我国战略暖风抓续,不错关爱权利钞票的结构性契机。同期,我国债券和类债券钞票的契机,仍然值得关爱。
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瑞东11月16日发布2025年宏不雅推敲论述《乘风破浪,扬帆起航》。高瑞东合计,2025年,好意思国经济或将“软着陆”、通胀重燃、降息节律偏缓;中国经济或将加速矫正、重启轮回、走出低通胀。
在大类钞票成就方面,高瑞东合计,A股或将慢牛,A股估值已缔造至时时区间,后续取决于战略力度能否相宜乃至超出市集预期、经济数据能否好转、企业盈利能否缔造。债市方面,充裕的流动性仍将抓续利多债市,偏弱的实体融资需求则可能边缘好转,放大利率波动风险。黄金则长牛在途,机遇大于风险。
华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牛播坤11月18日发布研报《2025年宏不雅脑开放在哪儿》,给出了2025年一致性预期除外概率较高的现象预测。主要包括九个方面:一是好意思国经济堕入滞胀;二是好意思联储重启加息;三是好意思欧调停乌克兰的战略态度分化,避险需求转向好意思元;四是国外政府债务风险溢价走高;五是地产战略仍需不竭探路;六是需求解决战略最终大幅转向住户端;七是中好意思库存周期共振;八是PPI的外部负面压力全面退去;九是中国出口将在2025年再一次超预期。
A股有望延续上行趋势
关于A股,大齐券商合计,2025年A股有望延续上行趋势。
海通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吴信坤合计,推敲2025年,住户及长线机组成就力量将推进资金面改善,增量战略落地推进宏不雅、微不雅基本面改善,A股延续上行趋势。
光大证券策略首席张宇生合计,2025年牛市在途。推敲2025年A股盈利增速将缔造至10%以上,战略的抓续维持以及收见效应带来的资金流入将有望进一步普及市集估值,A股指数推崇仍然值得期待。将来的中央经济责任会议及经济数据值得关爱,2024年12月与2025年3月或将是市集行情演绎的伏击时辰节点,一季度之后关爱经济与盈利的骨子缔造程度。港股提倡要点关爱恒生科技的推崇。
东莞证券酌量所长处助理费小平合计,2025年上半年,增量资金抓续入市可期,战略推进上市公司高质地发展;而战略死力有望改善A股盈利预期,现时估值处于相对历史低位,事迹和估值具备缔造空间。举座看,现时市集趋势还是转入颤动回暖节律,跟着货币、财政及产业战略不停发力,2025年上半年市集举座环境有望不竭改善,市集有望不竭向演出绎。
开源证券策略首席韦冀星合计,2025年国内要素伏击性将大于国外要素,股市将插足慢牛的第二阶段,绩优订价追想,无需过分恐高。
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分析师李求索则暗示,市荟萃期底部可能在2024年还是出现,2025年投资者风险偏好将好于2024年,结构性契机将增加。
科技成长及红利钞票受疼爱
关于来岁的成就干线,券商广大看好科技成长板块及红利钞票,还有部分分析师看好并购、市值解决等主题标的。
海通证券吴信坤合计,2025年,股市中期行业干线将昭着,留神战略和期间双厚利好下的科技制造、兼具供需上风的中高端制造,此外关爱并购重组受益领域及红利钞票。
开源证券韦冀星提倡,要点关爱科技成长领域,如半导体、信创、军工、高端装备等;以及受益于战略维持和耗尽复苏的行业,如家电、轻工、汽车、食物饮料等。同期,踏实高股息钞票和周期行业也值得关爱。
华西证券酌量所副长处李立峰则看好券商和“新质牛”中枢钞票,如AI+、低空经济等。
光大证券推敲,2025年,市集格调将在平衡与成长间舞动。行业成就上,提倡关爱盈利缔造及高风险偏好品种两条干线。其中,盈利缔造干线要点关爱内需偏耗尽标的,如食物饮料、医药生物、社会工作等;高风险偏好品种干线关爱高贝塔行业补涨(医药、食饮、基础化工、有色等)、高盈利预期行业(TMT、军工等)及主题投资(战略维持类主题,如并购重组、市值解决;科技类主题,如AI产业链、自主可控)三大标的。